學黨史 開新局 ——云南省農業科學院首屆博士論壇開講
發布時間:2021年09月13日
為深入開展“學黨史 強信念 跟黨走”主題實踐活動,切實做到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進一步挖掘和發揮我院廣大博士人才資源力量,拓寬全院科技人員學術視野,增進科研人員之間的了解、溝通、交流與合作,促進院內外人才在信息、知識、文化、資源等方面的交流、探討、合作與共享,7月28日,院團委聯合院科研管理處共同組織舉辦的云南省農業科學院首屆博士論壇在我院行政樓報告廳開講。院黨委書記唐開學,院長李學林,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王海燕,院紀委書記周霖,院黨委委員、組織人事處處長武紅星出席了本次論壇,本次論壇由院黨委委員、副院長戴陸園主持并致開幕詞。
云南省科學技術杰出貢獻獎獲得者、省科技領軍人才、院首席科學家、糧作所二級研究員番興明博士以《踏泥聽拔節 金種酬鄉親》為題,結合個人的成長求學的經歷、30余年開展熱帶亞熱帶玉米種質創新研究取得的技術成就、培育出大面積推廣應用的玉米新品種、個人及團隊取得的科技成果獎勵4個方面,講述了他“一生擇一事, 一事成一生”的玉米研究歷程,從從小立志成為科學家、以科技報國到科研路上的艱難困惑,再到育成國家和省級審定的玉米新品種50多個、獲國家發明專利與植物新品種權30件、組建一支能吃苦、能戰斗、能鉆研的科研團隊的科研收獲,番興明博士始終保持著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人生態度與在育種創新上孜孜以求的科研精神,鼓舞著團隊的每一個人和我院廣大科技工作者。
云南省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后備人才、省“青年拔尖人才”、環資所研究員陳安強博士在《高原湖周農田土壤--淺層地下水中氮素分布、流失及防控》的報告中,圍繞高原湖周農田氮磷的遷移轉化機理及其防控的研究方向,專業又全面地講述了研究的思路、方法與取得的“淺層地下水升降下農田土壤氮素流失防控技術”等成果。作為優秀青年科技人員代表,他分享了個人關于做好科研工作要始終保持目標清晰定位明確、篤定鉆研、依靠集體力量、將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緊密結合、擁有健康的身體素質和良好的精神狀態的5點經驗。
戴陸園副院長對兩位主講人的主題報告分別進行了點評,指出兩位博士的報告既彰顯了農業科技工作者惠澤百姓、成就自我的科研情懷,也體現了專注、嚴謹的科研態度。
活動最后,院長李學林對進一步辦好“博士論壇”及做好農業科技工作提出要求。李院長希望全院131名博士發揮好原始創新的能力,凝練出科研思維與方法,通過“博士論壇”的平臺分享交流各自研究領域的成果與收獲,實現全院老中青博士學術成果的傳承與推進,從而推動全院人才培養與科技創新工作的發展。要求全院各級領導干部要謀劃好“十四五”各項工作,以求真務實的精神珍惜當前機遇、當擔作為、抓好學習、做好各項工作,為我省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加快推進云南高原特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全院260余名科技人員通過現場及視頻會議的形式參與此次論壇。本期論壇是我院首次開展博士論壇的第一期,此后論壇將邀請我院各研究所不同專業的優秀博士研究生開展講座,每月開展一期。
相關下載